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

工文獎復辦感言

文:鍾淇鋒(第五屆工文獎籌委)

工人文學獎是一個遙遠而又親切的名字,遙遠的是它畢竟出現於廿多年前,在記憶中慢慢淡化。親切的是在去年整理家中雜物時,再翻出第四屆工人文學獎的得獎稿件,不想它被時間湮沒,遂決心整理出版。

工人文學獎今天又再重組舉辦了,並試行在兩岸四地去徵稿,這當然值得我高興與憧憬,還記得在幾年前,當梁耀忠說重辦工人文學獎時,曾找過一些過去的參與者,但得到是覺得香港現行的氣氛沒有這個市場,或許是我個人的能力問題吧,就這打消了重辦的念頭。

文學本來就源於生活,只不過是一些人以文字的技巧去嘗試觸動人心吧了!我是一個工人,不知什麼是文學,更不知什麼是藝術,只能簡單地說是期望有一個平台能說一說工人階級的故事吧了,就好像一個開關去觸發人們更關注這些最沒議價能力的人們而已。

其實我感到在八十年代末,蘇聯解體,國內民主運動的發生,工人階級這個名詞就好像暗地裡被人們淡化,在人們的口中說的都是什麼弱勢社群,就好像是一下都約定的盡量避免觸及工人階級這個名詞。

當然在這廿多年來,香港在這經濟大轉型下,大量制造業工廠北移,致使工人在工種上的轉變,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性行業和白領,但難道說他們就不是打工仔女,就不是工人階級嗎?那麼為何現今在社會運動的活動中却絕少談及呢?說的都只是弱勢社群,然而在這大資本主義的大環境大氣氛下,香港的工人不斷被壓搾,生活愈來愈緊迫,工資的不斷下調,議價能力的愈趨低下,但這個現象却得不到人們的正視,無論在口中或是人們的心裡,都甚少觸及,這究竟為什麼,難道說工人階級這個名詞,在過去是代表革命與暴烈而致使其被揚棄。

在二十世紀,工人階級得到正視,讓人們更關注貧富懸殊,社會財富的去向。但蘇聯解體,中國走向世界,變成世界工廠,却使到工人階級這個名詞被淡化,更準確地說是貶值了。

無疑在這種大環境大氣氛下,工人文學獎的出現並不能一下子改變這樣的文化,這樣的氣氛,但期望它能是鐵屋中的一點光吧!


二零一零年四月九日 深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