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

略觀三屆工人文學獎

--原載《信報》,2010年5月3日
文:李卓賢

有幸從胡偉忠手上得到三屆《工人文學獎得獎文集》,翻閱那 些pdf文稿和書本時,除了感受到一個陌生的勞動歲月,還有 一份消逝的熱情。

據鍾淇鋒憶述,每一年的文獎都沒有分小說、散文、新詩組別, 是籌委們想好了評語,然後開會選出作品中的佳作。據《第 一屆工人文學獎得獎文集》,第一屆工人文學獎由陳慶源、 陳錦昌和余翠嫻擔任評判,並特設「懷念獎」,由蔡振興、 何良懋和陳慶源擔任評判,內頁還有河南天災的籌款說明, 指義賣文集的款項將捐給內地災民。據香港文學研究專家 陳智德博士的文學筆記補充,該獎是由「香港支援中國作家 行動」捐助,頒予「最富社會性優秀作品」。籌委會以〈邁 開第一步〉為題,指出香港很多媒介被商業資本所壟斷,要 為工友提供創作的地方;還有要打破「文學神話」,寫大眾的文 學,使更多人透過作品產生共鳴。

該屆工人文學獎的第一名暨「懷念獎」得獎作品為顏展民〈石莊 臣「師爺」〉。

顏展民係一位香港作家,是香港青年作者協會成員,專欄作者, 這篇小說聚焦於一位律師行的後生,描寫石師爺如何利用 職權騙財,在他下面的小人物吃盡苦頭,縱使故事最後安排 了石師爺受懲罰,但「憑着那狡猾機警的頭腦,總不會找不 到兩餐。」《第二屆工人文學獎得獎文集》沒有標明評審, 但由陳錦昌寫總評,採取分組給獎的辦法。內文有一篇金依 的〈工人文學在香港〉,介紹了當時香港工人文學的狀況, 在〈代序〉,則可明顯看出籌委會留意到「只要屬於這個社 會的一份子,願意拿起筆桿,寫出自己的心聲」的傾向,似乎開 始接受工人以外的作品。

令文學不再成為少數人的專利,則成為了第二屆工人文學獎的 目的。〈代序〉談到當年的投稿者的背景,亦有值得參考的 地方,他們主要是:一、來自大陸的新移民;二、剛從初中 或高中投身工業的年輕人;三、擔任文職的青年;四、年長資深 的老工友。

這一屆的工人文學獎只有小說組和詩歌組頒發了冠軍。小說的 冠軍則是陳秀娟(即作家陳娟)〈初到貴境〉和李羣靄〈在 做雜工的日子〉,詩歌的冠軍就是詩人劉以正(即飲江)的 〈邊緣人、罪惡的天鵝〉,節錄部分如下:歲月,什麼叫做歲月

堅持還是妥協
熙攘人叢中誰尖叫
一枚透明的異端
百無聊賴地
存活,彷彿黑濕的枝頭
一葉
  褪色的
     招貼

《第三屆工人文學獎得獎文集》收錄大量的投稿,據說因為投 稿太多,不得不延遲截稿的日期,另外工人文學獎也開始受 到大眾的關注,在報章和雜誌都有一點討論,對籌委會而言 是「向前發展」。這一屆的特別之處,是籌委會增設了兩個 擬定的題目:「社會保障與香港工人」和「啊!香港工人!」 籌委會認為,在這題目下收到的徵稿,都是「表露了階級的情 感」,但作品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。

這一屆的得獎文集是最近一本推出的文集,得獎的作品包括擬 定題目組:黃依雯〈啊!香港工人!〉;散文組:屈美玲〈山 花滿眼開〉;詩歌組:劉以正〈廣告人〉;小說組:程慧 雲〈這個夏天〉。這本文集除了收錄得獎作品,還有一篇韓 牧〈香港工人的詩〉總評了比賽中的工人作品,附錄中,籌 委會則引用君平、陳德錦等評論者的文章,再以〈我們的回答〉 作詳盡的解答。

可惜《工人文學獎得獎文集》只出版至第三屆,期望往後的再出 版與再辦,能為香港文學留下更多紀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