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

工獎

--摘錄自新青學社工人文學獎籌委會:《第三屆工人文學獎文集》,1984,頁206-207

文:陳德錦

籌委會按:此文刊載於八三年快報專欄會友篇。因對「工文獎」有特定的意見,故轉刊以供大家參閱。

  我不知道「文學源於勞動」是否真實的,不過用這句古老、含糊的話作為一個文獎的口號,提倡工人寫工人生活題材的作品,似乎令人有「開倒車前進」的感覺。

  本來「工人」的定義很彈性,即以狹義而言,「工人」也只代表一種職業和身份。當工人們餘暇時,能寫一點東西,用意也無可厚非,值得支持。可是,以這麼一句「文學源於勞動」的空虛口號,錯誤導引接觸文學的作者並且以不公平的態度去處理投稿,評定優劣勝負,我以為不單有損文學藝術的正確發展,且是對投稿者一種愚弄和低估。

  「工獎」的朋友低估了什麼?他們低估了工作者的藝術創作能力,低估他們的閱讀和鑒賞水平,但最重要的是:這個「低估」別人是出於「高估」了自己。

  他們的確是擁有一種熱誠,一種「使命感」。可是對文學藝術上面的問題他們採取「掩耳盜鈴」的態度輕輕帶過,對於自己,就是違心;對於別人,可謂虛偽了。

  所謂不公平的審稿標準,不是捏造的。如果一篇小說,滿紙工廠人物和故事,這就符合投稿規則,有得獎者資格。如果你寫一個工人,黃昏時跑到海邊散步,欣賞落日景色,那麼不論文字多美,意境多高,都肯定落選。這種文學觀,重內容而輕形式,正是三十多年前朱光潛所斥為的「低級趣味」,我們這群富朝氣的文學青年,竟也未看過(對不起?)《談文學》這本小書嗎?

  文學貴獨創,自由越多越好,在我認識的朋友中,有幾個都是工人,但他們對藝術都有一份誠意,不空談口號。「工獎」的目標,如果能把「開倒車的普及」改為提升,提升工人欣賞、創作水平,豈非更佳?

  另外還有提倡「社會文學」的《破土》。第二期吳先生對區區還能柳暗花明地提點一番,謝謝。可惜,我既不是學院的「保守黨」,也不是「工黨」和「社會黨」,我只是一個在創作上愛自由講理智的「自由黨」,社會文學的理論,算我沒有胃口嘗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